《夜读唐诗日看山》真牛所配资
岭南有奇山,名西樵者,乃古火山之遗魄也。其势嵯峨,七十二峰参差如戟,三十六洞幽邃若冥。时维秋日,余观巨幛云山图,但见满纸烟涛奔涌,恍若天风海雨扑面而来。
(此图八尺。248 X 129厘米)
右有虬松倚壁,夹叶藏岩。一峰削立千仞,青黛赭石相错如龙鳞,瀑练垂天而下,隐闻雷霆之声。左则云峦叠嶂,复有飞流破翠而出,双瀑交辉若白虹贯日。前境崕石嶙峋,一高士玄巾素袍,负手仰观。云气漫漶其袂,恍然与山色俱化。
展开剩余67%昔闻朱子云“格物致知”,今观此境乃悟:烟云供养非独墨戏之道,实天地大文章也。朝暮泉声潺湲,非丝非竹而自成天籁;林深鸟静忘机,无念无住乃见真如。高士昼观云山变幻,夜对唐诗青灯,岂非取法乎自然,归心于至理?
夫西樵自明以降,书院林立,理学家每临瀑悟道。盖因飞流激荡,似义理之奔涌;云岚舒卷,如仁德之流行。昔人谓“可观可游可居”,今观画中人之态,非徒目视之娱,实乃心游太虚,与造化同呼吸。天人相合处,但见群峰如莲瓣初绽,飞泉若玉龙行空,正是“道在器中”之象。
结束语:
嗟夫。烟霞养正气,云涛隐玄机。行吟:
雲绕秋山去復还,
溪泉隐隐水潺潺,
林深鸟静无余事,
夜读唐诗日看山。
西樵山人笔记
2025.9. 5.真牛所配资
发布于:广东省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